快速导航
《先锋》(第35期)卷首语
[文章来源:文学院-团委 作者: 发布时间:2014-11-17]
新一期的《先锋》就要印行了,同学们让我写几句话,我很高兴。看了其中的作品,让我想起自己的大学生活,许多美好的回忆浮现在眼前,令人感慨不已。这种异样的、带着青春气息的美好的感觉,是《先锋》给我的,我要把它写下来,回馈给《先锋》!
我觉得,《先锋》是成长的见证,是心灵的倒影。大学校园是青年人聚集的地方,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对人生充满了美好憧憬的阶段。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对美好爱情与友情的追寻,对生活的热情,与大学本身的理性与厚重之间,常常会发生激烈的思想观念的碰撞,碰撞之后是彼此的调适与包容。在大学而言,这是传授知识、人文化成的过程;对学生而言,这是格物致知、长大成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届又一届的学子经历了思想与心灵的洗礼,留下了动人的成长故事。这些故事中,有微雨燕双飞的闲愁,有风雪夜归人的寂寥;有暮春桃花流水的情殇,有三秋雁去云滞的惆怅!他们在质疑中获得智慧,在争辩中接近真理,在挫折中重拾勇气,在冷眼中懂得珍惜……如果没有文学,美丽的青春注定会黯然失色!而如果没有美丽的青春,文学注定也会暮气沉沉!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决定了校园文学的绚丽多姿。大学生活的五味杂陈,决定了校园文学的浪漫生动。《先锋》恰似徐志摩笔下康桥的柔波,又象是戴望舒的雨巷,一见之后,就长留心中。
我觉得,《先锋》是一种持守,是一份守望!随着新兴传媒时代的到来,人们发布信息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借助网络与博客等现代技术突破了精英传播时代的种种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写作已由神圣的职业沦落为没有边界的书写。纸媒时代的写作本是作家通过文学作品的发表、传阅和批评,使作家个人的人生体验获得读者认同或拒斥的过程,读者和批评家根据大多数人所认同的审美标准与阅读偏好对作家和文学作品的艺术水准给予评价和认定。而在网络时代,写作已经“碎片化”,甚至变成了“闲聊的艺术”!博文也好,QQ也好,微聊也好,大多将原本私人化的体验“公共化”,或将“公共性”的体验“私人化”。这种写作倾向上的错位刺激着搜奇猎怪、播弄是非、窥探隐私的人性缺陷,也使虚荣、伪善、欺骗、谩骂甚嚣尘上,大行其道。失去了筛选机制审查和道德约束的书写,无视言语的禁忌,挑战道德和良知,写作的神圣与崇高被“言不及义”的无厘头对话所消解。网络和电子垃圾充斥的时代,《先锋》散发着油墨的清香,向我们走来。她的存在,是对古典意义上的严肃写作与文学的一种持守,也是对纯洁、寂寞而又高尚的文学家园的守望。
我觉得,《先锋》是一种价值引领,是一份人文关怀。中国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下了深厚的传统,“诗教”传统、“载道”传统,一代又一代地传承、接续。西北师大文学院的学子,多能禀承本专业先贤前修所倡导的古典诗教精神,博采旁搜,兼容并包,为文必然力求以关注人生、观察现实、发现美善为鹄的。虽然同学们的文笔还略显稚嫩,作品的题材也稍有局限,但却鼓荡着一股篷勃向上的生气,涵养着一颗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虽然也有焦虑不安,也有失落彷徨,但却有着亮丽的底色,有着深切的希望。一卷在手,放眼望去,不觉已是“秋至满山多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的境界了。这期《先锋》还刊登了本院飞天学者讲座教授徐志啸老师的随笔,讲述他在哈佛、耶鲁等海外名校讲学访问的所见所感,娓娓道来,读之令人受益!这不是“中”与“西”、师与生的“混搭”,而是带着点邂逅意味的“相遇”与“相知”。《先锋》就是这样,像一朵淡雅的雏菊,无声地开放在墙角,当你和她不期而遇,你一定会感受到一种无声的力量,一份心灵的感动。
(作者:韩高年,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
2014年11月12日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