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导航
第十二届读书节征文获奖作品——小谈读书
[文章来源:文学院-团委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4-02]
小谈读书
文/文学院2012级汉语言文学3班 那卓群 二等奖
有些地方尚未去过,却已经开始熟悉;有的人尚未相见,却已经激励自己多年;有些书籍尚未谋面,却已经影响到你的一生。
宁静时刻,思想越过纸面,如灯光嘶嘶蒸腾。读书,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一条由窄变宽的路,是一束由暗变亮的光。千万丈的大厦总要有块奠基石,最初的看好无可替代。如同少年时代阅读过的经典名著、名人传记。懵懂的年纪似一湖安静的池水,仅一颗石子,就可以让它泛起阵阵波澜。所有的智者、诗人,也许都体验过儿童对着星光感悟的那一瞬。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人生是短暂的,穷达是相对的。但书籍是可以跨越时空,指向永恒的。中国人很早就识破了这个玄机,所以孔子可以视富贵如浮云,司马迁可以忍辱而偷生。他们知道自己的生命流动在自己的文章里,千古奔涌。魏文帝一语道破了这个真谛:“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也。”淡泊的去回归到书籍中的质朴,是一种境界,一种品格。文章千古事,得益于千古有真情。
任何一门艺术只有从作品里才能看到,套昆德拉的话说,“只喜欢看杂文、看评论、看简介的人,是不会懂得任何一种艺术的。”所以读原著、看作品应心如止水、循序渐进。一位法国政治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在二十岁时如果不是激进派,那他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假如他到了三十岁还是个激进派,那他也不会有什么大出息。我们这样理解他的话,一味的勇猛精进,不见得就有成就;相反,在平淡中,冷静思索,脚踏实地读些好书,意义将更加深远。
从历史上看,学生总是时代的号角,他们总是冲锋陷阵在时代的最前线。学生的行动往往是鲁莽的、幼稚的,需要加以引导和指正。但没有这鲁莽和幼稚,也就没有随后的稳重和成熟,也就没有进步和超越。伟大的领袖毛主席说过:“学生永远是对的!”毛主席是最讲辩证法的,可是他却说出这么偏激的、很不“辩证”的话。他明知学生们会犯很多错误,但为什么偏偏这么说呢?书本的知识是凝固的、无形的,学生们从书中获得大量信息、理论、方法,当然需要更大的空间去释放。从理论到实际的过程,只能通过实践去不断探索。庄子的《逍遥游》可以总结为两个词,一个是真实,另一个就是自由。真实而自由地活着,不断地总结进步,我想这大概就叫逍遥游了吧。
四百年前,明代状元扬升庵娶得才女黄峨,二人情深意笃,时常执手唱和,流连于花前月下。湖光留情,塔影传意,桂湖荡漾开才子佳人的胭脂气,幻化出世外桃源的童话美。然而,就是这位杨升庵,一介软绵绵的书生,却写出了硬邦邦的文字:“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忘了名目去看文,再忘了文去看人,最后人文俱忘,得到一片光明澄澈的心,这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诗意终止的地方,就是理性分析和冷静思考启动的地方。“地上不可能建立天国”,“矛盾永远存在”,所以,读书没有什么终极目的,有的,只是进步。
当今时代,电话和网络普及,人们越来越少写信了。表面看来更方便了,其实我们可能丧失了价值连城的东西,电话里多得是寒暄,网络上多的是虚矫。自从书籍产生的那天起,谎言就取代了人们真实的记忆。谎言不知不觉在书页上留下了真实的影子,读者的“任务”就是透过谎言,追寻真迹。现在的书刊内容丰富,品种繁杂,充斥着人们的双眼。“经典”与“印刷品”是书籍中两极的代称。一本书能不能出版,并不取决于它将有众多的有艺术鉴赏力或者有专业知识的读者,这本书应该对他们有益;而是取决于社会上存在着一些没有鉴赏力或者没有专业知识的读者,这本书不能对他们有害。
经典名著是永远不会被历史长河湮灭的,可我们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去诵读品味经典。今日所谓的“精英们”在无休止地咀嚼古人们留下的东西,名之曰文化讨论,并且人人都以能够在这讨论中插几句话而自豪。他们在不断改变着观点,例如昨天鼓吹革命,今天讴歌保守,昨天崇洋,今天尊儒,但是这些变化与他们的灵魂无关,我们从中看不到精神历程,只能看到时尚的投影。慈林在《故乡的颜色》中写下:“故乡是金色的,丰收的颜色就是这样,大地是最慷慨的母亲,养育我们却不要我们偿还。”大地虽然不要我们偿还,但是我们有义务让这大地重光。面对古往今来的圣贤,面对浩如烟海的典籍,当今大学校园中的学子们更应唤起每个人心底的那片坦诚之心,去聆听,去品味······
读书,读好书,把书读好。可谓成如容易却艰辛。